(资料图片)
央广网南宁6月3日消息(记者黄月芬)6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广西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梁瑜琳 摄)
据了解,2022年广西生态质量指数为74.92,生态质量等级为“一类”,自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全国各省区生态质量评价三年以来,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金字招牌持续闪亮。其中,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0.64个指数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9个指数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正处长级监察专员杨宏斌介绍,“十四五”以来,为了统筹推进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与评价,完善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支撑生态保护监管,广西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多措并举,系统构建生态质量监测体系。
当前,广西已初步完成全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构建。广西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在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阳朔岩溶区域、北仑河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共建立3个生态地面监测点,纳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地面重点站,开展连续定点监测;建立了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7个、海洋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站1个,实现陆海生态系统连续长期定位监测,生态地面监测网初步成型。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2022年广西建设完成覆盖14个地级市110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样地/样线801个,开展了165个生物多样性样地/样线地面监测;在海洋生态质量监测方面,广西已构建形成21个浮游动植物和大型底栖生物监测、17个海洋生物质量监测、14个断面的潮间带生物监测和73个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的广西海洋生态质量监测网络。
广西生态环境监测部门还在桂林阳朔建立了全国首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该站建成1个6公顷森林生态大样地,1个国家森林生态地面监测验证样地,布设面向整个漓江流域水生态试点监测断面16个,乡村生态系统试点监测15个,森林生态碳通量观测系统1个,相关工作走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前列。